1981年9月,北京文艺学会常务理事、作家魏军,在学会常务理事会上率先正式提出“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简称法制文学)”
这一新的文学概念和文艺理论学科,得到了北京社科联和文艺学会的支持。学会指定由魏军同志确定研究课题并筹备成立法制文学研究组。
1981年10月7日,我国第一个由魏军、计永佑、肖立军、陈京卫、安兴本、金栋贤等同志组成的法制文学研究组正式成立。
成立会上研究组就我国反映法律与犯罪的文学作品创作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确定了法制文学研究课题和年内召开首届“法制文学学术讨论会”。会议选举了魏军为组长,计永佑为副组长。
1981年《北京社联通讯》第7期报道了法制文学研究组成立的消息。
1981年12月25日,法制文学研究组在北京文艺学会的支持下,如期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了首届“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学术讨论会”。
学会秘书长田丁同志主持了会议,会长何洛同志致开幕词。魏军同志宣读了题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长篇论文。陈京卫、安兴本、金栋贤、喻晓宪等同志,分别作了题为:《法制内容是社会义法制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论法制与文学的关系》、《略论法制文学的表现手法》、《法制文学与现实主义》等书面发言。在会上发言的还有部队作家顾工、电影界的王云缦、中国人民大学的季怀民、司法部的董洪范、《中国法制报》的李福民等同志。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在京的政法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以及电台、电视台、报刊记者、编辑百余人。《北京日报》、《中国法制报》、《文艺报》等报刊为学术讨论会发了消息和报导。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以文艺动态形式详尽介绍了学术讨论会的情况。
1981年,魏军同志结合法制文学理论研究,探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了短篇小说《心声》,同年发表在《洛神》第4期,并配发了肖立军同志《手术刀剖向何处———谈谈魏军的小说<心声>》的评论文章,肯定了作者对法制文学理论研究与创作探索取得的成就。该刊“编后记”对小说和评论表示肯定并希望读者讨论。之后,《河南日报》副刊先后发表《值得怀疑的手术刀———评小说<心声>及其评论》、《<心声>是一篇真实可信的好小说———兼与闻毅同志商榷》等几十篇争论文章,讨论时间达半年之久。
1982年《北京社联通讯》第2期刊登编者按,并发表了首届法制文学学术讨论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等五篇论文摘要。同期发表了宁柯同志的《一个新的文学概念的诞生———魏军同志谈法制文学》记者专访。
1982年上海社科院《资料索引》第5期,为法制文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作了介绍。从此,“法制文学”进一步为社会关注、肯定。
1982年1月8日《中国法制报》头版发表了魏军同志的《简论法制文学》论文。
1982年《作品与争鸣》第5期转发了小说《心声》和两篇评论文章后,《河南日报》副刊以版面有限宣布“有关<心声>小说的讨论暂告一段”。
1982年《当代文艺思潮》第3期正式刊发了魏军同志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长篇论文。
1982年《电影介绍》第2、3、4、5、6期连载魏军的《法律·犯罪·电影》理论文章。
1982年3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都生活》节目播发了题为《法制文学与精神文明———访法制文学研究组负责人魏军》的记者访谈。
1982年5月2日《戏剧电影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魏军同志题为《不能忽视主观犯罪———谈法制题材影剧》的文章。
1982年7月应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邀请,魏军、计永佑等同志赴哈尔滨参加年会。会议期间与黑龙江省政法、公安战线、文艺工作者、报刊编辑、记者、业余作者等40多人座谈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等问题。魏军同志在会上介绍了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探索。文艺学会会长何洛同志主持了会议,常务理事计永佑、周忠厚同志相继发言。参加座谈会的还有中国社科院吴介民、杨炳同志。
1982年7月27日在市文艺学会的支持下,“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会议选举魏军为会长、计永佑、肖立军为副会长,陈京卫为秘书长,安兴本为副秘书长,金栋贤、李德堂为理事。此时有会员三十多人,其中有作家、导演、编辑、记者、文艺评论家、教授以及公安、政法界人士。
1983年《北京文艺年鉴》以《关于<心声>》为题,刊发了《心声》在《河南日报》讨论时发表的部分文章目录:《值得怀疑的手术刀———评小说<心声>及其评论》;《<心声>是一篇真实可信的好小说———兼与闻毅同志商榷》等七篇。
1983年《 花》第1期发表魏军法制文学侦破题材中篇小说《平原鸟语》。
1983年肖立军同志发表《看似寻常最奇崛——评魏军的小说<平原鸟语>兼谈法制文学》。
1983年黑龙江《艺术》杂志第1、2期“征文连载”魏军通过描写一起交通事故,反映社会风尚的中篇小说《悲欢》。
1983年11月顾工同志发表《诗歌和法制融为一体———魏军的小说读后随笔》。对法制文学理论研究深为关注。
1984年《中国电影报》记者冯湄发表《作家魏军谈法制电影》。就当前反映法律与犯罪作品创作倾向结合《少年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不利于法制教育“法盲”谬说提出了批评。
1984年《电影介绍》第3、4期,就法制题材电影创作存在的问题,发表了魏军同志的《巧合的艺术效果》和《艺术贵在创新》的文章。
1984年7月应山西人民出版社邀请,魏军同志参加了该社主办的通俗文学创编会,并就法制文学特征和创作存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
1984年11月在《今古传奇》第二届特约编辑会上,魏军同志就传奇文学和法制文学的关系发表了意见。1985年该刊第1期发表了魏军的法制文学侦破题材中篇小说《血染的晚霞》。
1985年山东济南《泉城》改刊名时应约该刊连续6期发表魏军小说《海滨奇案》。
1985年,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与洛阳地区文联创办了《侦破小说选刊》,在第1期上发表了宁柯同志的记者专访:《一个新的文学概念的诞生———魏军同志谈法制文学》和魏军的中篇法制文学侦破题材小说《月上柳梢头》。
1985年2月14日陕西省《法制周报》邀请魏军参加其举办的法制文学座谈会,并讨论该省创办《法制文学报》事宜,魏军同志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会议还印发了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和《一个新的文学概念的诞生》两篇文章作为会议文件。参加会议的除主办单位和省委宣传部领导外,还有贾平凹、路遥、肖云儒等三十多人。会后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报刊为法制文学座谈会播发了新闻和消息。
1985年5月由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创办了《世界奇案佳作》丛书。前言中简要介绍了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全文发表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论文。同年,《鸿雁》杂志7、8期又连载这篇论文。
1985年8月应湖南《文艺生活》杂志邀请,魏军同志在笔会上,就法制文学创作与通俗文学的区别发表了意见。
1985年西南政法学院将法制文学编入《阅读写作讲义》。
1985年5月出版魏军小说《海滨奇案》。
1985年9月魏军同志参加了《北国风》在门头沟举办的通俗文学创作座谈会,与刘绍棠同志多次讨论法制文学创作问题,刘绍棠欣然担任法制文学研究会顾问。
1986年6月出版魏军小说集《昙花梦》。
1986年9月,《热河》杂志笔会上,魏军详细介绍了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体会。承德人民广播电台专门采访制作了专题节目向全市转播。27日《承德市报》记者沙雨、文江在该报发表《特殊的文学领域——访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会长魏军》,阐述了法制文学创作的特殊性。该报即日起连载《鸟语之迷》。同年《热河》杂志发表了中篇侦破小说《欲擒故纵》。
1986年《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文学》作为科研成果收入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科研成果名册,并在《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上发表。
1987年王啸文在《文艺界》第3期,《写作》杂志第5、6期发表长篇评论《绿洲传来驼铃声———魏军的法制文学作品读后》。文章说:“在法制文学这块新开辟的文学‘绿洲’里,我们毕竟已看到初露的曙光,已听到清新、悦耳的铃声。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魏军和他的‘驼队’将给我们带来辛勤耕耘更加丰硕的成果。”
1987年6月28日《文艺百家》发表鲁扬文章《沙驼,驰聘的沙驼———记中年作家魏军》。文章把魏军对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比作沙漠之舟,艰辛地开拓驰骋。
1987年12月23日《中外产品报》发表了吕阜生的《魏军与法制文学》,肯定了法制文学对关于法律与犯罪作品的科学界说,与小说《心声》的创作成就。
1989年《热河》杂志发表魏军的《暗箭难防》中篇侦破小说。
1990年3月魏军同志关于法律与犯罪的法制文学理论专著《法制文学与创作》一书正式出版。
《警官书讯》评论说:“这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全面、系统的法制文学学科的文艺理论专著,同时也是公安、政法院校文科专业师生必读的教材”。1992年12月该书获中国通俗文艺研究首届优秀作品“理论佳作奖”。
1991年5月出版魏军长篇小说《不该公布的案件》。
1992年2月《文汇报》连载长篇小说《不该公布的案件》。
1992年11月14日《法制日报》发表了关登瀛《普普通通 大名鼎鼎———魏军印象记》,肯定了魏军法制文学理论研究和创作成就。
1993年4月12日何亦香的《魏军印象》发表在《沈阳晚报》,介绍了对法制文学创作与研究的执著精神。
1995年3月29日记者宏程、复生撰写的专访《著名作家———纪委书记访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会长魏军》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发表后引起社会关注。魏军阐述了反映纪检监察案件与法制文学涉及的犯罪创作的共性与区别,以及反腐败的艰辛和反腐打假的必要性。1995年5月12日《作家文摘》转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之后魏军和报社收到读者百封来信。
1998年9月魏军的长篇小说《匿名信》出版。1998年10月16日,北京文艺学会召开了作品讨论会,会议筹备期间得到了曹子西会长和马尚瑞、李德堂、李淑敏以及中国作家协会领导陈建功等同志的关怀和支持。到会的有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学者等20多人,与会者一致认为《匿名信》是一部催人向上,弘扬主旋律的成功之作。会后《北京社会科学》杂志、《文化月刊》、《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报刊发了消息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