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划银钩写就铮铮铁骨
——著名书法家夏家骏先生访记
法学泰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公安部特约监察员夏家骏先生,还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作家,他的诗词作品在不少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他的墨宝被很多书法爱好者收藏,夏老的每幅书法作品都笔力苍劲、浑厚、铁划银钩,写就了夏老的铮铮铁骨。
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接见夏家骏、并翻看夏老书法集
夏日之初,在北京城的一座绿树成荫环境幽静小区我再次应约上门拜访了夏家骏老先生,我和夏老先生是忘年交,彼此之间性格脾气很合得来。这次上门采访是想写一篇有关书法方面的文章,得知我的来意后,夏老拉开了话匣子。夏老的父亲,名叫夏次叔,中共地下党员,曾任李宗仁的政治秘书。1938年台儿庄战役因暴露身份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暗杀,夏老的爷爷是一名前清状元,因参与“公车上书”被朝廷降为进士,授湘潭资政大夫、后任奉政大夫。父亲牺牲后,夏家族长派亲人将6岁的夏老姐弟从广西桂林“两江儿童孤儿院”接回湖南龙山,从家族中请来一个名叫夏仁甫的私塾先生上门授课。仁甫先生教书非常严格,每天早上上学后,一个小时内不准上厕所,写字要跪着写,不准坐。上午也是一个小时,两天练一笔划,练不好就用戒尺打手板心。夏老很小就从两江孤儿院呆过,格外能吃苦,书法练得非常认真,一笔一划,从不马虎。欧阳洵和颜真卿的瘦肥精髓拿捏的非常到位,作业经常被当作范本给全体学生传观,从六岁练到九岁,从此,夏老用毛笔的习惯一直到现在。夏老说,他这一生,毛笔不知写秃了多少支。
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为夏家骏书法展题词
1952年,夏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吉首民族中学,这所学校是前清湘军创史人曾国藩先生创办的,治学非常严谨,夏老在这读高中三年,期期受到学校奖励,每期奖金2元钱。这三年的高中时间,夏家骏先生办了三年的校黑板报,书法也就逐步炉火纯青。毕业后北京寻亲投奔三姨,因无北京户口考不了大学,用毛笔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得到总理亲笔批示,夏家骏先生终于解决了北京户口,并顺利地考入了南开大学。
大学期间,夏老非常吃苦,课余时间还到夜校兼职,当业余教员,帮印刷厂刻腊纸,勤工俭学,一边求学一边练习书法,偶尔写点东西、散文、诗歌,时不时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大学毕业后,夏老被分配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任教。文化大革命期间,夏老被下放到农村,凭一手好字,夏老经常被人请去写标语、写大字报,书法功底日见深厚。
夏家骏先生书法作品
长期的工作实践,夏老与平民百姓结成了好友,婚丧喜庆,为百姓泼墨挥毫;新居落成,为百姓书写中堂。对百姓的疾苦非常关心,仗义执言、陈述疾苦,不唯上、不畏权,铁划银钩写就了夏家骏先生的一身正气和铮铮铁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夏家骏先生被当时的黑龙江省委书记、省长看中,调入黑龙江省社科院,晋升为副研究员。1986年又被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晋升为教授。1992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当选人大常委。1998年以后,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除了政治法律方面的影响外,在写作书法等方面也是进入登峰造极境界。
1994年,夏家骏先生应韩国友人邀请,在首尔举行了一次个人书法作品展,作品被一购而空。其作品共拍卖成韩元2000多万(折合人民币25万元),夏老全部捐给了灾区,并应韩国总统和韩海军大将之请,各赠书法一幅。与后,夏老的书法展先后在北京、长沙等地举行过30多场次,并出版发行了《夏家骏书法》精装本。他的字和他的人品一样,自成一体,独具风格个性,行、草、楷、篆形神兼备、铁划银钩、功底深厚,深受当时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欣赏并收藏。我现在家中的客厅里,就挂着夏老手书的横幅“道在悟真、学贵有恒”,其渊博的学识可见 诲人不倦,寓意深远。
夏家骏先生书法作品
从2007年起到2012年,夏老用6年时间,完成了4000米书法长卷。如今,该作品有2000米长卷书法因经济不宽裕现在还未装裱,夏老说期待能搞几次书法展,拍卖掉部分作品再把这长卷装裱好,这是夏家骏老先生的毕生精血,也是夏老铁骨铮铮、嫉恶如仇、虚怀若谷、淡泊名利的真实写照。
夏家骏先生的书法作品,从未在商品交易市场流通过,都是慷慨赠予。1996年,夏老赴四川灾区义展,一次捐出20幅字画,义卖的11万多元全部给了灾区人民。2008年,北京市举办奥运会,夏老又捐出30幅书画作品,大到一丈二,小到四尺见方。他的作品极具收藏价值。2007年在北京举办的书法作品展览会上,夏老一幅6尺整纸的《赤壁怀古》书画作品,拍卖价高达35万元。对于慕名前来求字的边远山区人民教师、贫困地区大学生等,他总是有求必应,欣然提笔,泼墨挥毫,分文不取。
夏家骏与作者会见
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的谈话时间悄然逝去,为不影响夏老休息,我依依向夏老惜别,夏老将我送出大厅,口中吟诗一首:“志在独家爱千家,挥毫何尝盼骏发;生就牛犟重知己,养成鹤性喜云霞;心头古圣乃先贤,手中旱烟伴浓茶。”略带湘西口音的普通话,至今仍在耳边萦绕,“万昌小友,欢迎常来”。(文/钟万昌)
编辑: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