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成为生活方式和共同信仰 |
【我要纠错】 | 【字体: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 ||
|
本报评论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法治文化是社会法律制度及其实践所具有的深沉文化内涵,是法治国家的精神构成要素。法治国家是制度、机制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人们的行为不仅受法律制度和经济利益的约束,还深受法治文化等精神世界的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要在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实施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作出许多重要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制定出台《意见》正当其时、意义重大,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新发展阶段全民普法的有效途径。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总结我国古代法制成败得失,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法治文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要牢固树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同普法工作结合起来,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加强对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批驳,帮助干部群众明辨是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要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维护宪法权威,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要注重公民法治习惯的实践养成,促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法治,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实践教育人民,推动全民守法。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全过程,使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更好体现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要加强全民普法力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强化依法治理,大力弘扬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法治精神,教育引导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办事。要深入开展党规党纪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公民道德模范工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引导人们理性平和协商解决矛盾纠纷。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创新法律文化、繁荣法治文艺、深化对外交流。要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强对我国法律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对法律文化典籍、文物的保护和整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推动法治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度。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加强法治文化国际交流,对外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治内涵和法治主张,把法治外宣作为国家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影响力。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系统工程,更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长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持之以恒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全社会把法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信仰,切实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法治基础。